关键词:
0510-85807328

王军-国家级工艺美术师,毕业于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,后进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和中国地质大学工艺美术设计专业毕业。在陶瓷文化的环境中耳闻目染,期间得到吕尧臣大师的传授和指点,又有幸获得星云大师为他题的珍贵墨宝。在学习和交流中深刻领悟到各位大师的不同特点和风采,把工艺美术理论学识运用到实际制作中,以光素器与花器相结合设计理念应用于实践,擅长采用不同装饰方法去表现独有的艺术效果。 作品端庄、文雅、细致,重视整体的协调和结构的完整。许多作品被《当代紫砂新作赏析》、《宜兴陶瓷名人录》、《人民文摘·艺术家》、《陶都传人》等刊物杂志刊录。作品《美人肩》荣获第三届广···


查看更多
>>

王军先生,国家级工艺美术师、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、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、俊丰紫砂艺术馆馆长,作品端庄、文雅、细致,重视整体的协调和结构的完整。许多作品被《当代紫砂新作赏析》、《宜兴陶瓷名人录》、《人民文摘·艺术家》、《陶都传人》等刊物杂志刊录。作品《美人肩》荣获第三届广州紫砂陶瓷艺术文化节“天工杯”评比大赛金奖。作品《德钟壶》荣获首届江苏陶瓷艺术作品展评比优秀奖。有四十多件作品分别获得全国、省同行业金、银、铜等不同奖项,多件作品被省级以上博物馆和艺术珍品···

3006 查看
详情

佛海容天壶:心纳万境,壶藏乾坤

在紫砂壶大师王军的创作图谱中,佛海容天壶是极为特殊的存在。这款以佛教文化为核心的作品,历时三年构思,两年制作,最终在 2025 年春月完成。当鎏金铜制的壶钮在晨光中投射出莲花光影时,人们仿佛能看见一位匠人在佛前的长明灯下,用指尖的温度焐热了千年佛法的智慧结晶。一、慈悲之心的器型觉醒创作缘起于一次普陀山之行

3006 查看
详情

东坡提梁壶:承千年文脉,铸壶中诗魂

在宜兴丁蜀镇的紫砂工坊里,王军紫砂壶大师握着半成型的泥坯,目光落在案头那本翻旧的《苏轼文集》上。书页间夹着的黄州寒食帖拓片,墨痕与茶渍交织,恰似他创作东坡提梁壶时交织的灵感脉络。这款承载着宋代文人精神的经典器型,在他手中历经数十次修改,终于在 2023 年的深秋完成了当代演绎。一、文人精神的壶中投射王军对

2306 查看
详情

【泥火禅心】王军:在紫砂创作中构筑精神的 "静心室"

凌晨三点的工作室里,紫砂壶大师王军正借着台灯暖黄的光,用明针细细打磨一把 "笠帽壶" 的壶盖。窗外的雨滴敲打在青瓦上,与泥片拍打转盘的节奏渐渐重合,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。这种旁人眼中枯燥的重复劳作,在他看来却是与紫砂对话的最佳时刻:"当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,才能听见泥土里蛰伏的万千言语。"

2306 查看
详情

【壶语心痕】王军:在传统与现代间寻找紫砂创作的精神原乡

在宜兴丁蜀镇的紫砂工坊里,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王军正对着半成型的 "竹节壶" 坯体凝神沉思。指尖抚过壶肩处凹凸的竹节肌理,他忽然想起三十年前在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的第一堂制壶课 —— 老师傅握着他的手在泥片上刻下第一道竹纹时,掌心传来的温热至今仍在记忆里发烫。作为从传统紫砂体系中走出的学院派匠人,

1806 查看
详情

揭秘王军紫砂壶的 “五维密码”:从选泥到成器的艺术哲学

宜兴紫砂的魅力,在于其将泥土升华为艺术的神奇过程。国家级工艺师王军的作品,更是将这一过程演绎得淋漓尽致。通过对其创作流程的深度解析,我们得以窥见紫砂艺术背后的 “五维密码”。 第一维:泥料的生命对话王军对泥料的选择近乎苛刻。他摒弃工业化练泥,坚持采用传统 “风化 - 捶打 - 陈腐”

1806 查看
详情

国家级工艺师王军:以匠心重塑紫砂艺术巅峰

在宜兴紫砂界,王军紫砂壶的名字正成为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完美融合的代名词。这位毕业于宜兴陶瓷工业学校、师从吕尧臣大师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师,凭借《美人肩》《筋纹南瓜壶》等代表作,在紫砂艺术领域开辟了独特的美学路径。

查看更多
>>
·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
·电话:0510-85807328
·邮箱:wangjun@wangjunzs.com
Copyright © 2023 王军紫砂壶 苏ICP备2023010823号-3 | sitemap